石雕是指使用各種可雕刻的石頭,創造具有一定空間的視覺可觸摸的藝術形象,反映社會生活,表現藝術家的審美感、審美感情、審美理想的藝術。石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2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。從那以后就一直流傳下來。在這段漫長的歷史中,石雕藝術的創作也在不斷進步。不同時期,其在類型和風格上有很大的變遷。石雕的歷史是藝術的歷史,也是文化內涵豐富的歷史,更是形象生動真實的人類歷史。
1、石窟和摩崖石雕。石窟和摩崖石雕興起于漢末、魏、晉、南北朝,盛于隋、唐,延續到宋、元、明、清各時代。它的發展與佛教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,石刻人物的造像主要依賴于佛畫。各石窟中成千上萬的石刻形象,形態、服裝千姿萬態,在文化藝術史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各石窟中有石雕殿、塔、棱、閣、梁枋、斗拱、藻井等豐富多彩的建筑形象,反映了歷代建筑風貌。石窟摩崖石雕一般刻在砂巖和石灰巖巖壁上。
2、陵園石雕。陵園石雕是中國石刻的一大類,歷史悠久,規模大,以陵墓石雕為主,也有石棺、畫像石、墓葬祭器等類石刻。雕刻的各種文臣、武將、仕女、武士等人物石像和石馬、石象、石駱駝和各種石獸、石鳥、石兔,栩栩如生,精彩絕倫,充滿活力。這些石雕、石刻都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,以大理石雕居多。
3、宮殿和庭園的石雕。歷代王室和皇親國戚的宮殿、官方、宅邸和園林中,石雕、石刻裝飾隨處可見。
以上就是石雕藝術的歷史表現介紹,感謝閱讀。
上一條: 石雕藝術的早期歷史淵源
下一條: 石雕佛像的概念和區分方法